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三夹板严歌苓何时呈现其完整“西藏经历” 从小说到电影《芳华》-西藏文化网

时间:2016年02月24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733次

严歌苓何时呈现其完整“西藏经历” 从小说到电影《芳华》-西藏文化网

图为严歌苓小说《芳华》封面。来源:新华网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逸静隔音窗,再一次斩获无数,不仅仅是票房,还有感动、温情、亲情、反思、回忆等等等等。编剧严歌苓女士,正如她之前的许多作品被人们热捧一样,也再一次收获无数拥趸,哦,用当下的话说,是粉丝。
去年8月17日狂爱仪式,上海书展现场,严歌苓分享小说《芳华》的创作缘起时说,“冯小刚导演4年前跟我说,我们两个弄一个文工团题材的电影吧。后来我回去想,好像我要写还得写我自个儿身边经历过的那些人物、生活和故事。”
在回忆起自己当年真实战友的那些事、那些生动的细节仿佛给了严歌苓一个纳博科夫式的灵感战栗。她说,“我回忆起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战友当时的那种情景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武陟一中,所以写这部小说应该说是最贴近我自己、最贴近我亲身经历的一部小说。”
在这部最接近作者本人经历的小说中,严歌苓对她的西藏经历仍然惜墨如金林春明。通读全篇,只在第12章、第21章之中有这些描述:
“小曼问了一句,伐木连远不远。远,刘峰说,在澜沧江那一边,坐汽车团的车要走七八天。这么远黑马乐园啊,小曼说。我们对澜沧江很熟,去西藏巡回演出好几次过澜沧江。”(节取自《芳华》第12章)
……“灵台上刘峰的照片是四十年前的,我们巡回演出到西藏,在澜沧江边拍的,右手握在冲锋枪的枪把上。……澜沧江边的岩石上,同一个景点,我们每人都留了影,也摆出跟刘峰相同的Pose,端在胸前的冲锋枪是跟汽车兵借的”……(节取自《芳华》第21章)
“去西藏巡回演出”和“巡回演出到西藏”就是 “从1971年到1976年,文艺兵严歌苓每年进藏演出”经历的极精简记录。至于进出西藏,以及演出前后及期间的一切,都统统略过。我们在相关报道中,搜寻到她在某一次访谈中,十分难得地描摹了其中的一个细节。
在2016年北大举行的“糟糕的历史与优美的文字”的对话里,严歌苓曾回想起自己1971年来到部队,“最苦是到西藏演出,为了避寒戴两层口罩父老乡亲简谱,最后口罩像冰冷的铁板一样。那个时候大家争着吃苦,发烧了还上台跳舞,会被大家羡慕死了,‘吃苦’在当时是个英雄概念。”
不过,《芳华》中,到底还是为我们描述了一场在川西高原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演出,虽然观众并不是当地群众,但身处高原、承受高原反应的演员们的“吃苦”却是真真切切。最令人折服的,除了演员的演出外,还有整场演出的振撼效果。
“一九七八年国庆紫霞湖畔,我们到阿坝为即将解散的骑兵团和军马场演出。战争不再要骑兵和军马,骑兵和军马将永远退役,我们的芭蕾小舞剧《军马和姑娘》也将永远谢幕。舞台坑洼不平,第一次走台A角小战士就崴了脚踝孙新世,脚肿得漫说穿足尖鞋,连四十号男鞋都穿不进去,把皮帽子当鞋穿。
谁不头晕?海拔四千米,打个喷嚏都能耗尽氧气,一动不动所有人都会轻微哮喘。每天有人流鼻血、心慌、恶心、腹泻重生之周少 ,层出不穷的高原反应中王诩文,付嵩洋头晕是最舒服的一种。健美健将朱克一夜就老了,血压蹿到一百八三夹板,心跳也快快慢慢的。”
……
“我们这些龙套演员陪着主演何小曼排练一下午吴淞昊。那是一座露天舞台,就着山坡的高度搭建,十月就早早进入了严寒。我们像一个个蒸汽火车头,嘴吐白气,呼呼直喘地陪着她熟悉每个位置,每个队形,每一处衔接。
晚上演出前,我们听见台下哒哒的马蹄声。从大幕缝隙看出去,看到两千个骑兵整齐入座,座位就是他们胯下的战马德商省付宝。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的观众席,不止振奋而且恐惧,都不由自主地想,演出中万一惊了马,被铁蹄踏成肉酱的将是谁们。……”(节取自《芳华》第12章)
图为严歌苓 摄影:周鹏 来源:新华网
在各种报道中,都会有这么几句:“西藏使这个原本困在城市与军队的人际格局的女孩,感受了生命的神秘与开阔,重新思考人及自然。乃至有读者将她与张爱玲对比时,她调侃张爱玲没有去过西藏。西藏同样是她初登文坛的灵感源泉薄连根,这名女作家在当时的创作中,就流露出明确的性别意识与政治隐喻。”
在父亲、作家萧马的眼中,“严歌苓能在其有限的西藏经历中,将资源不断反刍,并各有侧重地呈现。”如此说来,确实是西藏成就了严歌苓。
那么,严歌苓什么时候能为我们具体呈现她的“西藏经历”呢不败的勇者?这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事情夏凡尼。(中国西藏网 文/于殿忠)
责编:小夏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