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铲雪机东辽视导到凌云中学指导工作-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

时间:2018年04月02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63次

东辽视导到凌云中学指导工作-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


总第31期 编辑: 高 傲

主持人简介

王永明 正高级教师,三星级“东辽名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北师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特聘专家,先后获“全国科研骨干教师”、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教师”、2017年“中国好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2017年“马云乡村教师”提名奖、吉林省中青年语文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第五批创新拔尖人才(省政府)、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省政府)等荣誉称号35项。提出“开放语文”教育思想,出版《课改日记》《王永明与开放语文》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50多篇(核心期刊2篇)。有5项教学成果获教育部及省政府表彰,在全国各地讲座30多场。2012年吉林省委宣传部树立为“农村课改典型”,《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电视台等宣传报道事迹。

工作室简介
东辽县王永明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10月,至今已完成两个周期的活动任务。2016年9月20日召开第三期工作室成立开班仪式。经自愿申报、学校推荐、审核考察,最终有14名成员加入。工作室秉承“实实在在搞学问,堂堂正正教做人”的宗旨,围绕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开展研究工作,采取自学、合作、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三级教研形式,打造年轻教师、促进专业成长,提高科研素养,实现培养一名成员,打造一个语文组、带动一所学校的终极目标。

活动简讯
4月12日,东辽县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办主任王海英、副主任徐桂琴和东辽县王永明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行13人,来到白泉中学,举行王永明语文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研讨的主要内容是作品展示、现场课、研讨交流。白泉中学校长周喜库为研讨会做了总结。

上午7:50分,王永明等一行13人来到白泉中学。首先进行的是白泉中学语文教师张莹的作品展示,包括积累本、小作文、教案、学生日记等。8:45分现场课开始,共两节展示课。首先讲课的是白泉中学教师张莹,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在王永明教研员的指导下,她成长的特别快。她讲课的题目是八年下人教版课文《一滴水在丽江的旅行》黄金加特林。她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丽江的美景,接着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了课文。课堂上,同学们用疑探的形式解决了题目的含义、一滴水都旅行了哪些地方等四个问题。课堂的高潮是多位同学以自己的想象,写出的小作文。名师工作室的牛丽娟,来自渭津中学,她讲课的题目是《陋室铭》。她首先由故事切入,引出课文题目。接着指导了学生们的朗读,她精心设计了县令和作者对话的课堂小环节。最后用插图的形式巩固了课文。讲课结束后,名师办领导和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进行了评课和研讨活动。王永明语文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如编固本教材、编辑教案等。一大批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成长。王永明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他们,语文工作室在语文教师中影响巨大。


白泉中学校长周喜库做了总结,他主要讲了三点:听两名工作室成员的讲课是一种享受;王永明工作室成就显著,“成长了教师王中丙,成名了学校,成就了学生”;白泉中学秉承“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用典型引,靠载体练”的理念,提高教研水平,通过教研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视导快报
出发
2018年4月16日,视导的第一天起的特别早,走到大街上才感觉外面的空气清新极了,春末夏初,凉凉的空气混着清晨的朦胧吸入肺部,令人神清气爽,早起的惺忪睡意一扫而空。天边的朝阳缓缓升起,涓涓流淌的东辽河波光粼粼,我不禁沉浸于此。停在远处柳树梢上一只小鸟的叫声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好像这个世界只有我和它。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一切,自然把视导带来的压力一扫而光,转念一想,到每一所学校虽说是检查但对我更多的是学习,但愿每个学校都能给我有一种意外的收获,只要带着这种心态,分数的多与少,评价的深与浅都成释然福州金桥学校。我和学校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带着一份朝圣的虔诚,定会把身边的不足打造成未来的亮色!



凌云中学黄腾撰写的教学反思及总结的教学探索日志,从2016年至今已撰写120篇教学反思,10篇作文批改及“三本”积累方面的做法日志。


马丽老师的批注式阅读,提高了学生赏析语言、提炼语言信息及评价能力。





学生的名著积累及批注式阅读手抄报
评课记录
文”“言”并重读古文
——评张知鸷执教的《陋室铭》
今天上午听了七年级二班张知鸷老师执教的文言文《陋室铭》陈春先,执教者自然大方、课堂清晰流畅、设计科学合理,板书设计巧妙、新颖,可以看出张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纵观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资源运用的恰到好处。随着我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各校电子白板装配全部到位,有这样好的教学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名师测控。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但一些老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上课尤其有人来听课就会刻意去使用多媒体,为了“创新”而使用,用途不过是为出示字词、问题,或者大量的图片的展示,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的教授。但张老师的课上很好地使用了多媒体,背景音乐和《陋室铭》的乐曲烘托出雅致的意蕴,加之课文的相关资料的整合,课堂巩固练习题的设计,应该说本堂课的多媒体使用恰到好处。
2.分析课文选准了切入点。在本节课上,授课者在分析文章内容时从文章中“陋室”与“不陋”这看似矛盾的问题谈起,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从文章丝丝相扣的分析出自然让学生领会“安贫乐道”与“高洁傲岸”的含义,这个环节的设计选准了切入点。好的教学设计,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切不可流于追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这一简单的层面之上。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教材与课文的切入点带动全篇,要立足于教材与单元的宏观背景,联系实际,选准突破口女教委主任,力求提纲挈领,举一反三,让学生主体性在特定的课文所能提供的最大空间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真正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3.将朗读法贯穿整个课堂。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体味作者的情感都是很有效的。张老师在这堂课里主要设计了四次读:一读自由朗读疏通字词,二个别朗读展示成果,三是示范朗读理解主旨,四是听着音乐进行巩固朗读,但在此处处理的不够好,我认为应该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外到里,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了九轮燎原。而且在层次的设计上体现出科学的设计更好了,可以先提出对学生朗读的要求,带着要求让学生自由读,再集体读,个人读时发现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朗读,教师再出示示范朗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两点,提出来也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虽然有对字词的注音提示,但重点词语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等落实的不好。对于“白丁”的解释,对于“无弦琴”的介绍,以及“韵文的特点”和首句的作用等应该有所强调。在授课结束后,我随机选了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写“惟吾德馨”四个字,其中“馨”在多数同学的提示下才想起来,又问这个词什么意思,最后也没答上来,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同时,课前缺少预习环节,不便于了解学情,以至于没有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野兽与乡巴佬。
二是课上预设的多生成的少。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火花,是随着教学环节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的教学机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全面深度的把握,对教学资料的全面把握。面对比较开放的课堂,我觉得教师最需要准备的是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和尽可能多地占有有关的教学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这样课堂上才能精彩不断,亮点纷呈,才能更显示出授课者扎实的基本功。

三是缺少适当的学法指导。比如指导学生朗读,这也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是七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也只有一个学期,教师在安排朗读方式的时候,多是采用集体朗读,不仅显得有些枯燥单调,而且对朗读的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其实,朗读更多的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理解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语气语调节奏中去了解他对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所以,对学生朗读的个别化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蛮荒神话,让学生真正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主旨,读出蕴味,达到熟读成诵。
总之,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落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是“文”“言”的并重。《陋室铭》虽然文字不多吴山贡鹅,但很多文言字词还是需要了解的。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进行下面的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其实,有些字词的意义理解之后,文章的主旨也自然会显山露水了,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固本教材意见
关于固本教材使用建议
凌云中学 张知鸷
1、目录页不设年级段,这些语文基本知识在每个年级段语文课程学习中都有所涉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都会有所教授。
2、关于专题三:成语运用建议换成熟语,熟语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这样更为全面,因为具体题型考查中不只有成语。在常用成语示例外,可加入误用频率高的成语,褒贬两用的成语,常用熟语拍案警世。
3、关于专题四修辞手法:可加入现代文阅读中关于修辞题型的答题模式。
4、课外古诗词鉴赏:(1)可归纳诗词鉴赏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例:豪放洒脱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2)可加入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意象。如“柳”多表离别,“明月”多表思乡思亲。
(3)不同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细化。如:固本教材中“思乡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具体为:
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A、羁旅愁思(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B、思念亲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D、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这样设置更加具体全面,待学生进入高中衔接自然。
黄腾教学反思
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本节课完成之后,整体感觉基本达到了教学设计目标。但是缺憾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多次强调的字词学生还读不准音;译讲课文出现的错误较多;学生普通话把握的不够好,发音不规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分析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自己对学生课前的预习能力和效果估计偏高,导致课堂上表现略显冷场,学生思路没有预先相像的顺畅;
二是教学设计中没有体现中考的导向,对字词重视的不到位;
三是教学环节中对新课程理解的还不够深,没有从“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入手!
反思:
1、教师必须备课充分,去掉浮躁之气。备课时应确立“我的课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精彩”的理念,有了这个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从备课、上课到课间辅导,时时处处都应该胸中有学生,心系其发展。就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存在发展,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师要学会勤于反思铲雪机。设计完一个问题或活动后,要站在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考虑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或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当然,即使做好了这些,姚启凤课堂上还可能会滋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心中时时能从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我想我们的课堂将会更加成功,一切问题的结果都会向最好处发展。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语言精辟,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本节课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多遍朗读课文,并自主讨论翻译全文,然后由学生说出要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课文,领悟精神实质时雄狮狗,也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收到较好效果。这节课学生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1、掌握了一些实词,如发,举,士,苦,劳,饿等。2、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等等。3、理解课文内容丁凯乐妈妈,课文从个人成才谈到治国。告诉我们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贪图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在教学过程中,“疑探”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朱门生,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当然姜凤山,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1.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姬云飞,让学生树立信心;
2. 由于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时间有限,因此,在有些问题的探究中,略显仓促;
3. 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公众号 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东辽语文资讯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_-)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金学曾。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