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非洲花梨木两代人的交情 【山西】周三白--岁月的长廊--第一百零四章-记得歌时

时间:2015年07月17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413次

两代人的交情 【山西】周三白||岁月的长廊||第一百零四章-记得歌时娱乐香饽饽

崇文|博学|慎思|笃行
岁月的长廊
第一百零四章
两代人的交情
离开了夏县,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来到了运城。这也是我无比向往的地方,我们从小就尊敬的大姐就住在这里。
1969年我初中刚毕业就第一次来到这里遗忘花园,大姐夫领着我参观了盐池、舜陵和关帝庙,我初初领略到了河东大地的灿烂文化。
那时的大姐夫壮的像一头牛。他每天早5点钟起床,为孩子们熬下了米汤,蒸下了白馍,然后拉起了平车到十里外的盐池去工作。二百斤的盐袋压在他的脊梁上天才贵公子,他的平车一次拉1000多斤,去往盐池到盐库二里多远的路,大姐夫一天要送十几趟。他汗流浃背,衣不蔽体,为的就是多挣几个白馍。他放着干部不当,来受这些苦,可能是看清了官场的险恶。他的劳动强度、比我在林场接受劳动改造时还要大得多!从那时起我才逐步懂得了“背汗湿如泼,力尽不知热”的简单道理。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较深的认识。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以为:大姐从运城捎来的白面是白来的,想不到大姐夫为了这些白面,与晨曦和暮霭相依,与烈日和风雨相伴,要付出多少劳动啊!
在来运城的第二天,县林业局的同志要领我们到解州关帝庙游览。
刘局长曾在运城当过县委书记,他参加研究工作也就不去了宝嘉丽。只有我们几个人先往途中关帝庙一游,为赶时间,游览限时1小时。当天整个景区仅我们一行四人,甚静甚舒畅!关帝庙不仅有极好的人文景观,还有非常优秀的民间的清代官式建筑,值得一游。
运城人以关羽为骄傲,毕竟这是历史上被封为武圣的大名人。其实不管怎么说,我对关羽的了解,来自于《三国演义》,他从人变成神也是历代君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用了关羽的某些可以利用的地方,加以宣传以至于斯。
实际上关羽这个人心胸狭小,刚愎自用,容不得他人也容不得其它意见。他驱逐孙权的求婚人,还伤害了孙权的自尊,严重破坏了三分天下孙刘联盟的战略构想。从此时起,蜀汉的灭亡种子种下了。此后,孙权用计杀了关羽,关羽之死,死在了其性格的缺陷上,但是同时也给蜀汉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医道无双。
由此可见:“人无完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关圣人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何况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大姐夫是关云长的老乡,我们对他不当干部回去干苦力不可理解,看了关老爷的故事也就理解了!
人生在世都有其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处事方式,这是性格所决定的,外人谁也无法改变它。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非洲花梨木不管你对与错。

到晋南下乡一走就是一个星期,我看到了许多过去从没有见过的东西,从中也了解到了许多新的社会知识,此时,我想起了父亲生前说过的那句话:“人生在世就得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逐步完善自己。”
而在社会上也有的不少人一辈子都愿坐在家里坐享其成,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许多事,其见识也就像井中之蛙,只能坐井观天。当时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要勇敢地走出家门,到社会上去拼搏,不管成功与否,总会增长一些见识!
回到太原已进入末伏,天气似乎不像前一段那样闷热了。这一时期省农林局的领导班子又进行调整,军代表刘林生回到了部队;范履端调回省农委担任主任;阴发祥被任命为省农林局局长。
当时,林业在农林局所占比重并不突出,只有林业处和林管处两个处室。林业处主管社会造林,由副局长刘清泉分管。这个处也没有安排正处长宋汶霏,副处长由原林业厅秘书处主任胡文正和原林业厅计划处处长刘凤歧担任。
林管处由副局长郑桓分管,这个处人员比较多,前面已做过介绍,他们主管着七大林区和100多国营林场属蛇的年份,还肩负着护林防火指挥等项工作任务,工作是比较繁重的。
郑桓是山西林业最早的干部之一,他是神池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参加过许多对日寇的战斗,立过功受过伤,1946年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1948年他从部队转业回宁武县政府工作,当时我父周恭刚刚出任了宁武县政府县长。将郑桓任命为县贸易局局长。1949年宁武县贸易局和晋绥边区六分区林委会合并,改称“管涔山林业局”郑桓出任第一任局长。1950年管涔山林业局收归省林业局管理,单位提格为县处级,改称“山西省林业第二分局”。
这一年,父亲也因肺病复发,住进晋祠疗养院,医生建议说父亲不适应从事县长这个辛苦的工作,因此,被分配到省林业第一分局,也就是五台山林业局担任局长。父亲和郑桓原来是上下级关系,现在变成了同级关系。不同的是后来他们的处境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父亲因廉洁奉公被任命为繁寺、代县、五台三县运动总指挥。而在宁武地区工作的郑桓却被县里确定为“大老虎”。
都是省管干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处境呢?原因是这样的:过去的省直林区规模很小王冕好学,只有三四十号职工。那时局长下乡只能骑个骡子,后来骡子变成了马车,也算鸟枪换炮了,问题就出在这辆马车上。
有一天,管涔林局的马车轮胎爆了,局长批准换了个新轮胎。赶车人把旧轮胎随手扔在垃圾堆上。郑局长的夫人平时就很节俭女监档案,看见这个旧轮胎能做成鞋底子,就把轮胎捡回家,她用铁刀费了好大劲,才把旧轮胎做成两双胶鞋底。在那贫穷的年代里,手工做一双布鞋,光纳鞋底一项就得十天半月点灯熬油、穿针引线,你没费多大劲就得到两双胶皮底,这还了得?其它人没有想到这一招,都有些眼红。
后来运动开始了,郑桓成了众矢之的,人们口诛笔伐,重炮齐轰,说他是利用职权抢占国家的便宜。正好宁武地区找不下“大老虎”gg对战平台,这下总算逮住一个大的,不由分辩就把他带进延庆寺先关起来,今天批、明天斗、后天又让你“坐喷气式”,把你搞的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就因为这两双鞋底子,郑桓在延庆寺足足呆了40多天。
大运动在就是一阵风,假以时日又逐步开始平息,郑桓又开始过上了比较平静的生活。数月的挨斗挨批,把他折磨的面容憔悴,心神不安,他多么想带上老伴回神池老家种地算了。可转念一想: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培养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要经不起这么一点考验,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他又重新振作精神,忙碌于茫茫林海之中。
再说我的父亲也经过了大运动敏德瑞,但他在运动中是领导者而不是受害者。从当时看来他没有被运动牵连史中鹏,是一个幸运者。可最终结果还是吃了运动的亏。五台林局在这次大运动中打击面并不很大,也没有抓到什么“大老虎”。只逮住两个有生活作风问题的人,在批判过程中,有一个姓张的怕被押送公安,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上吊自杀了。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父亲难推领导之责。1954年父亲的肺病基本痊愈,忻县地区报到省政府要求将父亲周恭再调回宁武任县委书记。这时省林业厅也打了报告:要调他回省林业厅担任办公室主任。从他的档案可以看出:省政府批复了省林业厅的报告,忻县地区的报告就放进他的档案里。
事情就怕赶的巧,就在这个关建时刻。在运动中那个自杀的张某家属到省里上告。因父亲对张某的死负有领导责任,他的任用被暂时搁浅下来,领导上派父亲到岢岚下乡蹲点,一走就是一年多。有了办公室主任这个空缺、郑桓才被调到省林业厅。
1955年农、林、水利、水保、气象合并为省农业建设厅,郑桓和太岳调回的朱秀芝当了省农业建设厅下属的林业局副局长,父亲被任命为山区规划处副处长,他们的行政级别都是14级。
1958年父亲调回管涔林局任党委书记,朱秀芝调回太岳林局任党委书记,郑桓和于霖瑞依然当林业局副局长。1960年农、林、水利、水保、气象又开始分家,11级高干李长远出任省林业厅厅长,12级高干郑易凤、于霖瑞和14级的郑桓都理所当然成了副厅长。
1962年华北地区成立领导机构,要从山西调一名林业副厅长,郑桓因年龄优势又被选中。因级别不够,省政府特批郑桓为13级。1966年父亲病重住进了北京市日坛医院,病重折磨,家里丢下老老小小一大摊子,又不时传来文革的不好消息冰王痘克。再加上在北京举目无亲,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真是度日如年啊!
在父亲最需要得到关爱的时刻,郑桓大叔领着老伴三次到医院看望父亲,他的热血心肠,无私的关爱,深深感动着病重而又寂寞的父亲。1967年在父亲临终时和我们说:“郑桓同志可是一个好人啊五丁目衣舍!他在北京身体也不好,总念叨着想吃咱们家乡的莜面、山药蛋,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给他送上一些。”
父亲绝不会想到:他至死也挂念的老朋友、又从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回到了山西这块生他养他的地方,并担任了主管林区工作的副局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借调”,“四弟的调动”,“二姐夫和大哥的提拔”,“给父亲开追悼会”都与郑桓大叔的直接过问是分不开的。可我们这些“不懂人情事故”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无形的力量。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有本事,现在想起来很是惭愧!
二姐夫在情感交流上、比我们姐弟八人都有些脑子,他在担任场长后突然想起父亲曾说过的那句话:“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给郑桓大叔送上一些莜面、山药蛋。”有一次二姐夫到太原开会、从自己家里拿了10斤莜面,二斤银盘蘑菇送到了郑桓大叔家中,从来也不收礼的郑厅长今天破例地收下了。在姐夫正要告别的时候,他从口袋里掏出10斤全国粮票和10元人民币,孔垂燊硬塞入了二姐夫的上衣口袋。在我借调到省农林局近两年的时间里,郑桓大叔对我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正像父亲所说:“他是一个好人”!

从表面上看郑桓大叔没有父亲那样伟岸的身材,也没有父亲那样雷厉风行的果断气质,他不是一个有棱有角的领导者!而是说话慢慢悠悠,四平八稳;穿戴随随便便,松松垮垮的一个普通人形象。他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公正廉洁,遇事从不冲动,三思而后行,他不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但只要是上级安排的事:他总会不折不扣,认真地去执行。他对下级也总是笑脸相迎、平易待人,绝没有盛气凌人的表现形式,他是一个久经风雨,办事老道而又为人正直的共产党员。
他和父亲过去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后来变成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关系的变化丝毫也没有改变他们“永远是朋友”的关系。在父亲去世38年后,已进入85高龄的郑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周恭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宁武人民的好儿子,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早在1949年,我调到山西省林业第二分局(管涔林区)担任局长新雕英雄传,当时周恭在林局所在地宁武县任县长,为了工作,我们一起挺直了脊梁,伸出了臂膀,栉风沐雨,击壤而歌。”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是从青年时代就建立起来的,这种友谊是在“用汗水点缀宁武大地的秀丽,用心血浇灌管涔山河的绿色”的共同理想上建立的,所以不管风吹浪打,还是冰天血雨,都无法改变这“永世常存”的战斗友谊!在父亲去世41年后的2008年6月29号,郑桓大叔90岁高龄也驾鹤西行。我们全家为他深深鞠上一躬:“郑桓大叔您走好”沁水政府网!
厚黑学(李宗吾著)
作者:李宗吾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