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c语言培训班中医专长考核,这类人比较容易通过。-艾御享堂

时间:2017年04月12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534次

中医专长考核,这类人比较容易通过。-艾御享堂
传承岐黄薪火,关注生命与健康
艾御享堂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的中医专长考核都已经进入报名阶段,当然也有些省份甚至连征求意见稿都未曾出台,或是刚刚与大家见面(比如湖北)。
每一天,许多各地的民间中医们都在数着日历过日子,他们盼着尽快报名,尽快参加考核,尽快拿到行医资格证,堂堂正正行医救人。
我们知道,中医药源自民间吉增和,中医药的许多理论和知识是在民间积累起来的,然后才从民间逐步走向殿堂、走向课堂、走向院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的民间中医反而发展成了中医的一个派别,一个同样难以避免鱼龙混杂局面的群体,可是他们往往承担的却更多。
甚至,为了杜绝这种鱼龙混杂,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一刀切的形式,被撤掉行医资格,从当初的合法,一夜之间变为非法。
一些人坚守,一些人放弃,一些人远走。许多人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被疾病肆虐,却不敢伸手援助。不是他们冷血无情,而是身为普通人,他们有着现实中难以背负的不能承受之重。
如一位民间中医曾介绍,“上世纪80年代,鱼化寨地区有30多个老中医开着诊所,现在留下来的不超过5家。有位老人家有秘方,专治结石,到了儿子辈,手艺虽在,但没有行医资质开不了门诊,后来扫马路去了。”
还有民间中医介绍,目前只敢给家里人看病,面对一些来求医的患者,只敢躲着走。有时看到一些患者明明能让他们免除病痛,却被罚怕了,不敢再逾越了,只能把悲和忍往肚子里咽。
这么多年来,国家给过民间中医转正的机会,虽然有些人千辛万苦跨过,可是就像许多民间中医说的,这个转正的机会几乎是渺茫,通过率很低很低,拿证是可望而不可即。这么多年,事实也给予了证明,否则一个《中医药法》的出现不会掀起那么大的波浪。
自从《中医药法》给“无证驾驶”的民间中医开辟了新的通道,不再设笔试考试,而是重点考核实践技能,且不管年龄(当然有的省会有一定限制)、学历是怎样,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申请参加考核,大大缩短了“合法转正”的时间,民间中医就一直是炸了锅的状态,在打探咨询的道路上马不停蹄。
当前,中医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基层中医。一位曾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北京某中医诊所出诊的高博士说,“我们班92个人,最后只有2人做了纯中医。一方面中医思维难学,另一方面中医收入过低,刚毕业的中医学子,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所以有的同学毕业后改考了西医研究生,有的改行做了医药代表,还有的直接去开淘宝或卖保险了。”
这样本就扎根民间,一直为百姓服务的民间中医,则可以迅速扩充中医人才队伍,弥补科班中医人才的严重不足,为百姓更好服务。
《中医药法》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之以前的考核标准难以评价民间中医的真实水平,所以才点开了另一盏绿灯。
可是,“两个执业医师推荐”的问题,却反而成了民间中医对《中医药法》的最大诟病,许多人称,这根本不是为民间中医松绑,而是把民间中医引入了另一个新的规范,换一种方式来打压。
其实,“两个推荐医师”的问题,不是全然没有道理,而是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带着不可抹去的片面性,理念自然会因现实的矛盾而受到冲击。而且也会助长一些谋利机构的生起,找准你最薄弱的环节,用金钱来交涉,因为涉及生存发展问题,许多人又不得不委屈求全。
面对中医专长考核,需要推荐医师的两类参考者,师承学习和经多年实践,可能后者比较吃亏些。
如相关人士所说,民间中医与执业医师有师承关系的,或在医学实践中得到执业医师的指导,其专长被执业医师所了解,这类中医专长人员由同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是不算太难。
而那些与同类别执业医师没有师承关系,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与同类别执业医师没有交集,其独特的中医专长技术是通过执业医师以外的途径或者自悟获得的。其专长与技能不被其他医生理解,这类中医专长人员很难得到同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
而且各个省份对推荐医师的推荐名额又作了限制,惩罚力度也都有所加强,这些都掣肘着推荐医师与待被推荐者的积极交集。在现有的制度下,这类人员会很难通过中医专长考核。
但是难并不代表没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别失去信心,毕竟转正是不可言弃的终身目标。如网友所说,现在这个社会,没证就没有合法的看病身份证,就不能正常的开店,或者进到医院给更多的病人造福。
最后希望,这一问题能在今后得到妥善的处理,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能早日归队,共同守护百姓健康。
中医内科学精华(2)
第五节 头痛
一、定义:又名头风,头疼。它既是一种常见病症,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
二、源流:
1、《东垣十书》:按经络分类治疗头痛的开始。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李东垣还是头痛分经用药的创始人。
2、丹溪心法》:朱丹溪认为头痛偏主于痰与火。他又是痰病大家,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提出头痛加引经药的观点。
三、病因病机:
1、头痛可以分外感与内伤两两大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头,累及肝脾肾三脏。
4、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五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2、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3、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二)治疗原则:
1、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根据兼邪的不同,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需分虚实,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祛痰、化瘀。
2、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蒿本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第六节 眩晕
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清以来: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虞抟: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实多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为主
四、眩晕的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补气血、补肾精。泻实: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化瘀。调阴阳:阴虚火旺者主要滋阴降火,肝风内动者主要潜阳熄风或育阴熄风。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辐射龟,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
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傅雨涵,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
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蛇精女,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膀胱病,小便闭” 。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等。
3、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4、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5、明以后,从张景岳开始将淋、癃分开,成为独立的疾病。他将癃闭分为四型。强调“气化”的重要性。
6、李用粹分为五型四法:称滋肾涤热为正治,清金润燥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为隔三之治。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膀胱与肾,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
2、病理因素: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4、病理转化:
四、鉴别诊断及转化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原则:“腑以通为用”,以通利为主。
2、方法:实证--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三)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兼心烦,口舌生疮,合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用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用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合八正散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肝郁气滞,合六磨汤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气虚及阴,脾阴不足,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精血俱亏,庞青云病及督脉,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一、定义: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临床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湿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用己椒苈黄丸;尿少或小便不通,合滋痛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杞菊地黄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可用参附龙牡汤;此外,还可用灌肠法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有梦在心,无梦在肾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益为要
(三)分型论治:
1、君相火旺证: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心肾不交,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用大补阴丸;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安神定志丸
2、湿热下注证:程氏萆薢分清饮;湿热下注肝经,龙胆泻肝汤;兼见胸腹脘闷,头晕肢困,苍术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劳伤心脾证:妙香散;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心脾血虚,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金锁固精丸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一、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导致的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二、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
2、病理要点是肝气郁滞,疏泄情志的功能失常。
3、病理因素有气、血、痰、火、湿、食。
4、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初起多实,以气血痰火湿食的阻滞为主;日久多虚或虚中夹实;长期迁延不愈可以转为虚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疏通气机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丹栀消遥散
3、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痰热可用温胆汤
(2)虚证
1、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3、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第二节 血证
一、定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杀戮轮回,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源流:
1、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人的认识。《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金匮要略》对吐血、衄血、便血的辨证论治作了具体论述。并最早记载了泻心场、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提出了“衄家不可发汗”的明训。
3、《诸病源候论》称血病。
4、《备急千金要方》用的犀角地黄场治疗血证。
5、《济生方》对于失血的病机,则强调热盛迫血妄行为主。
6、朱丹溪对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新的见解。
7、《医学正传》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统称为“血证”。
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9、《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挚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10、《医贯》重视气血的关系,明确提出“血脱必先益气”的主张。
11、《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提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二类。
(二)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三)失血过多,可导致气血两虚甚则厥脱。
(四)蓄积体内而成瘀血。
(五)血证的转归与三种因素有:与引起血证的病因有关、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与兼见病症有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出血部位及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三)分型论治: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
4、气血志虚证: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证: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
(四)吐血
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独参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六)尿血
1、下焦温热证: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有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
(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肾阴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五、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第三节 痰饮
一、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市、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亦称“淡饮”、“流饮”。其临床特征随饮停位置不同而异,临床有痰饮(狭义)、悬饮、支饮、溢饮等类型。
二、源流:
(一)《内经》称“积饮”。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张仲景被后世称为痰饮病的鼻祖,他在《金匮要略》里设专篇讨论,提出“四饮”及其治法方药。这些至今仍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自隋唐至金元,渐有痰证、饮证之分。
1 朱丹溪创立痰病学说,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内容。
2 杨士瀛将痰和饮的概念作了明确区分。
3 叶天士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三、病因病机:
(一)三焦气化失宣。
(二)肺脾肾功能障碍:1、肺脾肾障碍的生理病理;2、痰饮的生成重点在脾。
(三)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温化
(三)分型论治:
(1)痰饮
1、脾阳虚弱证: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证: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证: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证: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证: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溢饮
1、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体虚表不著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用木防己汤
2、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五、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的鉴别
六、痰饮的疾病变化
第四节 消渴
一、定义: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因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赵晓冬。
二、源流:
(一)病名始于内经,方药创于金匮。
1、消渴之名莫诗旎,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强调体质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的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九等。
(二)隋唐宋之际,认识又有发展。
1、《小品方》有新意。
2、巢源方的观点。
3、《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重视将息与调养。
4、陈无择渐定三消分治。
(三)金元四大家的贡献
1、刘完素作三消论2、张子和3、朱丹溪4、李东垣和朱丹溪共同完成了三消分治的方案。
(四)明代以后,理论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消转重治肺、对肾更加重视、阐发命门火衰、重提三消、重视补脾生津、辨非消之渴。
1、《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三、病因病机
(一)病位病机:上消在肺,火刑肺燥;中消在胃,火盛阴伤;下消在肾,阴阳失调
(二)病理要点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四)阴虚燥热,变证百出。
(五)慢性久病可导致瘀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三)分型论治:
(1)上消:
1、肺热津伤证:消渴方;肺热津伤,气阴两伤,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承气汤;本证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
五、预防调摄
六、转归及并发症:血瘀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
第五节 自汗、盗汗
一、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各,汗液外泄失常。
1、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
2、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证: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证:当归六黄汤;以阴虚为主,火热不甚,可改用麦味地黄丸
3、邪热郁蒸证:龙胆泻肝汤;热势不盛,可改用四妙丸
4、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五、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鉴别
第六节 内伤发热
一、定义: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二、源流:金元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重要的五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重要力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性质可归纳为虚、实两类。
1、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其基本病机为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
2、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哀所致者属虚。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
(二)病理要点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第二信使。
(三)病理转归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体质、治疗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1、实证:行气、活血、化湿;
2、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三)分型论治: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第七节 虚劳
一、定义: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总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二、源流:
1、《内经》在《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总纲。同时提出了虚证的分类、治疗方面的纲领。
2、《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
3、《金医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疗方面突出温补脾肾,辨证论治。
4、《诸病源候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多种证候及症状,提出了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名称及具体内容。
5、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6、明代张景岳对虚劳的病因、证候及论治均作了全面的归纳论述,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则。
7、《理虚元鉴》是一本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著名的“理虚三本”就是他提出的。
8、清代吴澄《不居集》对历代研究虚劳的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三、病因病机:
(一)病损部位以五脏为主。
(二)病理性质为气血阴阳的亏耗,纯属虚症。
(三)病理关键在于脾肾。
(四)气血阴阳的亏损五脏各有所侧重。
(五)虚劳的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功能,病因情况,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虚:
1、肺气虚证:补肺汤证
2、心气虚证:七福饮
3、脾气虚证: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证: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证:养心汤;亦可用归脾汤
2、肝血虚证:四物汤;干血瘀结,新血不生,羸瘦,可同服大黄庶虫丸
(3)阴虚:
1、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益胃汤
4、肝阴虚证:补肝汤
5、肾阴虚证: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证:保元汤
2、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证:右归丸
六、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肥胖
第九节 癌病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疾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胀灼热、僵硬变形为临床特征。轻者病在肢体,重者侵犯内脏。
二、源流:
1、《内经》:有专篇讨论痹症。对痹证的贡献有四:病名;病因;分类;病理演变。
2、《金匮要略》:将痹症称为历节亦有专篇讨论。
3、《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认为体虚受邪是痹症的发病基础。
4、《千金要方》:收载了较多的痹症方剂,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此。
5、宋金元明:严用和称“白虎历节”;朱丹溪称“痛风”;王肯堂根据表现称“鹤膝风”,“鼓槌风”。
6、李中梓论述三痹的治疗
7、叶天士对久痹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要点是病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 不畅,不通则痛。
(二)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几种。
(三)病理演变:痹症初病多实,久则虚实夹杂。容易出现三种病理变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祛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湿痹:
1、行痹:防风汤;邪有化热之象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2、痛痹:乌头汤
3、着痹:薏苡仁汤;风寒湿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
(2)风湿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热毒炽盛化火伤津,可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3)痰瘀痹阻证:双合汤
(4)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可选独活寄生汤
第二节 痉证
一、定义: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石子坚,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用葛根汤;风邪偏盛,栝蒌桂枝汤
2、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营汤
5、痰浊阻滞证:导痰汤
6、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第三节 痿证
一、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二、源流:
1、《内经》论痿颇详: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著名观点。
2、《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3、《景岳全书》提出虚证治法。
4、叶天士认为痿证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三、病因病机:
1、病变在筋脉肌肉,根源在五脏虚损。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笔记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外感温邪、湿热导致者属实;内伤所致的脾胃虚、肝肾虚者属虚。且常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
3、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瘀血。
4、本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参见。
5、病理转化及预后:外感致痿,邪祛正复,多数预后较好;内伤致痿,病程漫长,其间多夹热、夹痰、夹瘀,治愈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和络;虚证宜扶正补虚
1、治痿独取阳明:①补益后天;②“取”者,取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
2、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三)分型论治: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2、湿热侵淫证: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痰多或脾虚湿盛,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证:虚潜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阳虚畏寒,加右归丸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庶虫丸
六、预后调摄及研究进展
第四节 颤证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风阳内动证: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证: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证: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证: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证:地黄饮子
第五节 腰痛
一、定义: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常因肾虚邪客腰部,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痛的关系。c语言培训班
2、《金匮要略》创“肾着病”,立寒湿腰痛治法。
3、《七松岩集》提出腰痛分虚实。
4、《证治汇补》倡导补肾为先,分标本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 病在经络,根源在肾。肾虚为发病的基础。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证腰痛的机理是邪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虚证腰痛的机理是经脉失于濡养。
3、虚为肾虚,实非肾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补肾壮腰;实:袪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肾着汤);肝肾虚损,气血亏虚,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肾阴虚:左归丸;相火偏亢,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虚苏腰痛,阴阳俱虚,阴虚内热,杜仲丸
肾阳虚:右归丸;无明显阴阳偏盛者,青娥丸;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可用河车大造丸、补髓丹
推荐阅读:
睡子午觉,炼卯酉功 !善治血症和痛症的郗穴灸透膏肓穴穴位,祛除一身之疾!图解六经辨证人体脏腑气血运行图 常用经方方证括中医现状是少数人的绝学井穴的特点及效用“半夏体质”人的性格分析

本文仅供临床参考殷秀梅简历,非中医专业勿试针试药,
信息除署名外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ID:hnbfdycx-ayc21w

艾御享堂
每日凌晨组稿,如果您认为值得
一读,请分享给好友,并在文章
右下角点击,给作者送个赞。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更新的动力。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