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v3700中华文明之地域文化 追溯求源(三)-hy轻扬

时间:2016年05月11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519次

中华文明之地域文化 追溯求源(三)-hy轻扬
中国地域辽阔,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地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可分几个地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黄河流域;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广东、广西一带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闽江流域等。

一、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又可以分为中原文化、胡同文化和秦陇文化
1、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都发生在河南省境内。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生成于河南。
无论是元典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建构,还是汉字和商业文明的肇造吕燕妮,乃至重大科技发明与中医药的产生,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胎记。《易经》、《道德经》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独特发现,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黄帝都“有熊”置百官和李斯提出的郡县制,确立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模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衡的浑天仪,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原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集中表现在:一是辐射各地。如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唐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就极大地影响了潮汕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中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礼仪规范常常被统治者编成统一的范本,推广到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逐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三是远播异域。秦汉以来,中原文化主要是通过陆路交通向东向西广泛传播,不仅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扶桑等历史记载,都书写了中原文明传播的壮丽画卷。从北宋开始,中原文化凭借当时最发达的航海技术,远播南亚、非洲各国,也开辟了世界文明海路传播的新纪元。
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大同”、“和合”,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礼义廉耻、仁爱忠信,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原文化的重大民俗活动,如婚丧嫁娶、岁时节日等,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活动。正如一名著名考古学家所说: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紧邻或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这些外围的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2、胡同文化

胡同原是蒙古语,原意是水井的意思。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但是胡同里的人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枪械主宰,喝两“个”;或是鸟友,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破败的胡同,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sp女探员。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3、秦陇文化
在历史上秦陇并称,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黄土高原覆盖其大部分地区,三是人文民俗相近。秦陇两地唇齿相连。就是在今天的行政大区划分中,陕西和甘肃仍属于同一区域。秦陇文化是典型的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区,是农业文明与畜牧生活的交汇整合,也是两者结合的典范代表暗黑狂潮。秦陇地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代表文化有陇东文化、关中文化、老官台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湾文化等。
二、长江文化 长江文化是以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归趋性文化体系。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这些地区是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在文化体系上同属中国南方文化体系。包含楚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赣文化、江淮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闽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
1、楚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楚文化影响。
楚文明的建筑选址和布局思想已趋成熟,宫城已独立分区,并有较完善的防御设施,外有护城河,内有城垣和瞭望台。建筑材料以土、木、石为主,并开始使用铜制构件。楚宫已开始设置地室。墓葬建筑在春秋中期以前基本沿袭周王室的一套礼制,从春秋中期开始逐渐形成楚国的礼制
楚人在南北农业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了筑陂灌田的水利工程,是我国亘古以来第一个社会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岑碧青
楚人在南进过程中占领了湖北铜绿山古铜矿,矿井建设得到了初步发展,井、巷及炼炉建设已趋成熟帝国狂澜,也有较完整的排水系统,选矿、冶铸技术已比较先进。
楚人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全面掌握并推广了分铸焊合技术,并且独创了失蜡法和漏铅法铸造工艺,从而使自己的铸造工艺超过中原的铸造工艺水平。此时青铜器都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不管从器型上还是纹饰上都表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装饰中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运用广泛而娴熟,同时铜礼器的镶嵌技术已开始运用,这些特点将中原铜礼器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楚人的陶器制作同样显示出了创造性,如楚式鬲、长颈壶等已经成熟。
楚国的音乐艺术已有初步发展。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有编钟五十二件,其全部乐音系列可以奏出七声或六声音阶。
楚文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青铜器铭文中,单字数量明显增多,字体趋向修长,仰首伸脚,笔画富于变化,多波折弯曲,作美术字体状,并且出现了鸟虫书的雏形,逐步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及其它诸侯国的作风和流派。
当时的漆器品种繁多,造型各异,题材丰富,十分精致美观。此外,楚漆器中还广泛使用了描金、描银的方法,并发现有金箔贴花的装饰手法。
楚国的丝织刺绣工艺也是楚文明鼎盛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缫丝、纺纱、染整等一整套工艺技术以及手工纺织机械已经形成。楚丝织品织造精良,色彩鲜艳,其纹饰繁缛,题材丰富,质地轻薄、花纹典雅而富丽。其中以楚人崇尚的龙凤形象最丰富。楚丝织刺绣品的纹饰显示出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性。
其它如皮革、玉石器等也开始发展,铁器开始萌芽。
除了前面所述之外,楚文明发展到这一时期还在天文学、文学、历法、哲学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全方位地折射出楚文明繁荣鼎盛期非凡的发展成就。
2、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主要是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要辐射地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其表现为:
A、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 随州、 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 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 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 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 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B、楚国历史文化
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 青铜铸造工艺、丝织刺绣工艺、 八音齐全的 音乐、 偃蹇 连蜷的 舞蹈 、 巧夺天工的 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 哲学、汪洋恣肆的 散文、惊采绝艳的 辞赋、 恢诡谲怪的 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C、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云梦 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 文化资源。 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 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 四战之地”,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D、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 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E、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 武当山是 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 荆山、 大别山、大洪山、 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 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F、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 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 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 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G、地方戏曲文化
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力强;荆州花鼓戏,声腔优美雅俗共赏。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H、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地处 两江交汇之地,素有“ 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 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 中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 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龙鳞宝刀。作为华中地区的 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3、湖湘文化
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中原文化南下,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称为"潇湘洙泗",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湖南之省,中国腹心之地,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占据非同一般之地位。自春秋战国始,楚繁衍于斯,屈子赋辞,成就楚辞之不朽;长沙太傅,贾谊哀鹏,壮志未殇,定忧民爱国之情操;宋之程朱,创书院、传理学,集湖湘学派之大成;清之曾左胡彭,湘军突起,叱咤历史风云,赢的“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称。湖湘大地,人物风流之精神,文化精髓之传承,赢得中原文化之尊重,铸就中华文化之一脉。
4、吴文化
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上海、浙北等江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5、越文化
越文化中心是绍兴。吴越先民同属上古百越族的一个分支,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百越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和邻近的吴文化和徽文化相比,越文化具有一种本我的精神特质。
越地民俗,是越文化中最富于区域文化特色的一个部分。这不限于典籍上记载的古越人断发文身、凿齿锥髻、踞箕而坐乃至喜生食、善野音、重巫鬼之类的原始风情,也包括流传于后世的种种越地的民情、礼俗、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及民间信仰,都呈现出其自身的个性。
《越绝书》上记载着越王勾践的复仇事迹,民间传说里讲反抗斗争的故事甚多,再联系到铸剑、尚武的种种传统和近世秋瑾、鲁迅诸人的思想性格,则越人那种独具一格的勇悍气质当不难窥见。
明清时代,越地经济、文化已然发达起来,受教育的士子陡然增多,而因科举取士在各地实行配额制,众多越地人才无缘由科举晋身仕途,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转入幕僚队伍,形成独特的“绍兴师爷”景观。“绍兴师爷”在文人笔下以利口机心著称,学做“师爷”,要抛弃弄惯了的八股文,去熟悉钱粮、刑法等各种实务,还要通达人情世故,练就写公文的好手笔,对习举业的人来说,不啻是脱胎换骨,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是做不到的。进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外地移民大量涌入,以原籍浙江省为最多。浙江移民中的宁波籍人甚至在上海成立了“宁波同乡会”,不仅起到联络乡情、互通声气的作用,且能与上海的租界相抗争,以捍卫乡人的权益,在当时创下不小的名声。再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温州模式”,温州人以个体小生产发家,而今经商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不少地区和城市均出现“温州街”、“温州村”之类温州人聚居或经营的场所,这显然又成为冒险开拓行为的样板。这类现象大家都很熟悉,而从民俗学的角度给予观照,以与越人的文化心理特征相连结,也许会有深一层的体认。
另外越文化艺术形态上受华夏文明多方面的陶铸与熏染,距离百越文化原始、质朴的风貌已相当遥远。越艺宗尚自然,首先表见于山水文艺的发达。我国山水文学的传统正式形成于六朝,其肇端离不开越地山水。如山水诗派的创始人谢灵运,其诗兴得力于永嘉山水人所共知。又如现存最早的山水赋有孙绰《天台山赋》,山水小品有吴均《与宋元思书》,均以越地山水为表现对象。山水画则在东晋顾恺之已见滥觞,画虽不存,而从顾恺之评论会稽山川之美,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来作形容金承志,亦可见其发兴之由。山水与越地艺术结下不解之缘,这个趋势一直保持到当今,充分显示了越文化的个性。 山水、性灵之外,越艺的宗尚自然还有多种形态,像宋窑出产的青瓷、白瓷不同于“唐三彩”,越地林园的萧疏自然不同于颐和园的金碧辉煌或苏州园林的工巧精致,乃至宋元南戏的质朴通俗、明清山歌的泼辣大胆以及绍剧、婺剧的亢厉粗犷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现着越艺返归自然的特性。
6、徽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位于黄山脚下,范围包括今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及黄山区的一部分,以及现属于安徽省宣州地区的绩溪县、属于江西省的婺源县。徽州社会和文化是在南宋以后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与繁荣,清末以后衰退的。曾涌现出了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朱升、江永、戴震、俞正燮、王茂荫、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更有影响深远的徽商,成为人们长盛不衰的 研究话题。徽州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学术意义。
A、 考证中国农村封建社会的真情
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如世外桃源,历史上除太平军乱外,少有战祸,人文荟萃,素有"东南邹鲁"、"文礼之邦"、"文物之海"之誉称。再加上徽州人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对文物、文化的保护意识强,即使是"文革"的十年浩劫,也有许多历史文物资料被保护下来。 目前,仅黄山市境内的徽州古代地面文物如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塔等就留存近5000处。特别是古代徽州的大量文书的保留和发现,更被称为一大奇迹,被各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研究所收藏的就超过十万件。50年代当这些文书被大量发现时,曾被誉为是与甲骨文、汉简、敦煌文书、故宫明清档案等齐名的中国五大发现之一,目前还散落在民间的未被发现的估计至少还有近十万件。这些徽州文书,如各种契约、谱牒、官书、家书、鱼鳞图册等,上可溯至宋,下至解放初期,均属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且绝大部分是徽州民间老百姓缘于自己切身利益等而形成的,第一手性和真实可靠性强,数量多,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研究它们可以真实地了解和再现当时徽州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其中包括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劳动、人际交往及社会结构、土地关系、商业经营、文化发展等情况;此外,不仅有历史文书、档案资料,还有几乎保存原貌的村庄、村落、祠堂、房屋、原始物件及当事人的后代等,内容鲜活,因而学术价值高,内在而有效地填补着中国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空白。
B、 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文化发展典型的标本研究价值
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随着南宋王朝的"靖康之渡"而彻底移向江南,江南从此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为活跃、最具代表性地区。 而徽州文化正是在南宋以后,在经历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新安文化的积累之后全面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的中国封建文化。当时纷呈的学派、流派作为中国封建后期文化在这些领域的典型代表,都具有标本性的意义。悟师训",源远流长,代表着程朱理学之正宗。道光《休宁县志》载:"在明清,朱子之学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推新安之士为然。"因此,研究新安理学也就是典型标本性地研究了程朱理学。再如徽派朴学,它就是中国学术史上开一代之风的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在中国近三、四百年学术史上地位显赫,不仅在当时独领风骚,其影响还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至少使胡适深受影响。因此,研究徽派朴学极具中国近代学术思想,特别是经学研究的典型价值。还如新安画派,它也是作为中国画艺术发展到两宋以后,开始进入山水画艺术全面发展阶段的最高代表,研究新安画派就可以标本性地研究整个两宋以后的中国画发展,并且其师承和影响一直至今。所以说,进行徽学研究实际也就是进行中国封建后期文化的典型标本研究,其个别中可透视一般。
7、赣文化、
赣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百越文化、吴楚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不断接受华夏文化的浸染,最终发展出独特于世的江西本地文化。万年仙人洞文化见证了江西上万年的水稻耕作历史,自然条件的优渥使得江西农业非常发达,随着人口的繁盛也就有“万点青山万户烟”的江南景致。
注重自身修行是江西人的重要思想。儒学的纲常道德历来都是最为江西人的标准价值取向。秦汉之际吴芮,以百越王而进奉汉朝,即便刘邦寡义也仍得善终。东汉徐稚不与世合污,公举为南州高士。历史上江西官吏一经上任,即刻便要礼祀孺子祠、祭扫孺子墓
明中后期以后,赣文化开始逐渐衰弱。尽管如此,仍然诞生了如八大山人、蒋士铨、陈寅恪这样的文化大家,更有着一批产生了相当影响的文化流派。
赣剧是江西的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剧种。
赣剧的腔调计有〔高腔〕、〔二凡〕、〔西皮〕、〔文南词〕、〔秦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昆曲〕、〔梆子〕等。
赣剧的口白以中州韵为基础。表演行当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头”。
 景德镇是以盛产瓷器而闻名于世的,有着瓷都的美誉。从汉代起,景德镇就开始了制瓷历史,据文献记载已有近1700多年的历史。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 明代以后,朝廷专门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专供朝廷之用。将瓷器生产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在当时形成了“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此时景德镇瓷器的生产是“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花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江南雄镇。景德镇瓷器生产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高温颜色釉“晶莹纯全”,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康熙时期的青花、三彩、五彩风格别致,雍正时期的墨彩朴素清逸,乾隆时期的青花玲珑和仿古瓷雕等特种工艺瓷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令人惊叹。
8、江淮文化
吴文化越文化闽文化等南方文化都处于边缘地带、论影响力远不如北方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中原江淮文化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种群的核心位置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显性标志。以江淮方言为例,他横贯江苏、安徽两省,也跨过了长江、淮河,虽然长期以来,江苏省、安徽两省的江淮方言(江淮官话)长期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南京为首的江南地区的江淮官话和扬州、合肥为首的江北地区的江淮官话并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但通过历史的演变,这些地区的方言类似、文化民俗也相近,形成了明显与北部中原官话区、南部吴语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内部仍然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
9、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重庆的巴和四川成都的蜀所代表的文化。巴文化以重庆为中心,最早源于三峡地区及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重庆、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有较高水平的农业。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巴蜀文化兼容了三种因素:它接受荆楚文化而把《楚辞》发展为汉大赋;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学趋于发达;它接受秦陇文化而导致“陇蜀
10、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汉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汉族文化百花园中的重要组成,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三大汉族分支,其中广府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踯躅怎么读,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汉文化的主体。
11、闽文化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台湾、新加坡等地。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闽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清水祖师(陈普足)。
11、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民系文化费祖拉乌,为海内外全体潮州人所共有,其涵盖范围甚广,主要包含: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大锣鼓等。潮州工艺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是优秀的潮州文化的一部份,是潮州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长期的对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潮州的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潮文化。
潮州广济桥始建于南宋(1127-1279),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建于唐代(618-907)的开元寺,是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笔架山宋窑遗址保留了中国最长的宋窑。许驸马府是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己略黄公祠则是潮州木雕的集大成者。
不到潮汕大地,无法亲身体会潮州人的心灵手巧。“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喝茶、吃饭、刺绣,这些原本十分家常的事情,在潮州却渗透了风情。“儒雅、精致、圆融”,中国韩愈学会副会长曾楚楠这样概括潮州文化的特点。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在潮州街头,你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茶馆,但不论嘉会盛宴,闲处逸居,还是豆棚瓜下,担侧摊前,都常常能见到喝茶的潮州人。
传统的潮州人喝茶时一定要生起炭泥炉,烧出滚水,认认真真烫杯淋茶,不紧不慢轻呷细品。工夫茶的茶叶大多选用当地出产的“凤凰茶”,最好的茶树已有600年历史,价格在国产茶叶中最高。
工夫茶的冲泡有10道程序,惯常是三人用二杯,四人用三杯,总是少一个杯子。因此小辈必敬长辈,主人要让客人,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和融气氛充溢茶座。品茶人先观汤色,再闻茶香,然后细斟慢饮。
潮州菜用料广博,具有“三多”的特点:一是水产品多。二是素菜式样多。三是甜菜品种多。番薯、芋头、南瓜、银杏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制成上等名肴。
位于潮州的开元寺,又是旺中之旺。圆融是佛家追求的境界,开元寺集中了五湖四海的香客,芸芸众生来到一个门下,被当头棒喝“为何到此”。“为何到此”是开元寺的一个牌匾。公元738年,唐玄宗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中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潮州开元寺即为十大寺院之一。天下名寺多依山傍水,而潮州的开元寺却居于闹市之中。开元寺的主要建筑天王殿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
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号称“木构建筑世界之最”,一直不知道它的“祖庭”在哪里。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来到潮州后发现,它的基本布局参考的就是开元寺的天王殿。开元寺珍藏着一部举世无双的《华严经》,80卷、80万字由方丈智诚法师闭关三年刺血写成。寺内还珍藏着一部特殊的《大藏经》。这部经是公元1765年,由80岁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步霜踏雪,历尽艰险赴京虔心求来。大和尚为法舍身的德行感动了乾隆皇帝,他走下宝座用手搭住静会大师的右肩说:“朕特准赐龙藏一部。”7240卷的《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的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刻书版。当时仅刻印了100部,非名山巨刹不得颁赐,这部经因而成为开元寺的镇寺之宝。每年夏天,僧人们都要举行两天的仪式,翻晒这部经典。
1325年,潮州地区落下了一块陨石,当地工匠顺其自然形态加以雕凿,刻成一座重950斤的陨石香炉,放入开元寺。这座香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炉内即使燃烧着熊熊烈火,而炉外却连一根发丝都烧不焦,焚香600多年毫无损缺。
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潮州绣,是粤绣的一大支系,潮绣讲究构图均称v3700,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针法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因其瑰丽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潮州还有“木雕城”之誉称。
12、客家文化
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其既继承了古代畲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还有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客家方言吟唱,继承了了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优秀成分乾隆宝刀,自成体系,风格卓特。从题材内容看,包括了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各种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首4句,每句7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客家饮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广泛而深刻。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从畲族学来的。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绿荷包饭”、“竹筒饭”,也应是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土著民那儿学来的。
名闻中外的客家风味小吃“汀州八干”,有的也与畲族先民的习俗有关。例如宁化老鼠千,把面目狰狞的老鼠制成美味佳肴,在中原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渊源亦来自古代岭南蛮撩。唐代张文成《朝野金载》记载:“岭南撩民好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慑慑而行,以著夹取吱之超级黑锅系统,卿卿作声,故曰蜜卿。”原来唐代岭南的“镣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老鼠,“蜜卿”就是生吞尚未开眼而喂饱了蜜的小老鼠,这是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古代蛮撩吃老鼠的方法之一。[3]
门第观念是土族制度的产物。唐末士族退出历史舞台,但士族重门第的观念却顽固的保存下来,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支配着官宦士大夫阶层的思想。[3]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畲族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婚姻礼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诀别诗歌词。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安路勤,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全自动洗脱机。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真夏竜,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中午办酒席,吃婚宴双曲线磨皮,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13、东北文化
东北地域文化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文化。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在,东北地区的原驻民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特别到汉代,汉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主流。东北地区族群主要由三种人组成。第一种是流民,第二种是谪戍,第三种人是移民。这三种人均以山东、山西、河北为主,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为东北注入了新的文化。其中中原文化的影响最大,东北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生、发展,吸收、融和其他文化,有次序的传承下来的。到了明清以后,中原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由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东北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日俄侵占了东北,从建筑、语言到饮食习惯,对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
东北文化的形成因素较之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蜀楚文化都更为复杂。首先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处边陲,大漠莽林、大风大雪、大江大河、大山大林、大团的蚊虻、大群的野兽,自然要影响到东北文化的形态风貌。再是人文环境的历史构成—从东夷人到渤海国,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再到明清时代的移民由入关到出关的回流。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和日伪时期长达十余年的奴化教育和殖民地文化的影响,构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因此,东北文化的特征,很难用简单的概念来定位。东北人的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也不是可以用几句类型化的词语可以概括的。
旗袍来自于“旗人”即满族的服装,但随着满族入关、300年后清朝皇室最终退位之后,作为旗袍发源地的东北,尤其是哈尔滨,旗袍已逐渐退出日常生活,成为某些社交和吉庆场合女士们的礼服。东北人依然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乐跑手环,它貌似混血,而在骨子里依然以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作为精神支柱的。
14、傩文化、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茶色生香。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
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巫傩歌舞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随后,我省各地的巫傩活动出现了逐渐戏曲化的倾向,剧目日渐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傩戏已初步脱离了傩坛,登上了戏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傩戏还进入到热闹的城镇演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傩戏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傩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活动着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
藏文化
藏文化是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古象雄文化是西藏的根基文化,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藏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也使古象雄文化得以重现生机。
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藏族集中居住在我国西藏,及散居云、川、青、甘及陕西部分地区,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古称吐蕃,使用藏语、藏文,信奉喇嘛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多彩的艺术。藏戏是我国西南地区较成熟的剧种,藏医是我国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珍藏。自唐代起藏族主动向汉族学习,在政治上结成同盟,特别是在唐代时,其开明君主松赞干布请婚皇室,宗亲文成公主,使得汉文化大量入藏,藏汉文化得以充分融合,虽然至今仍保持各自明显特点,但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的兄弟,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古象雄文化是西藏的根基文化,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太行山突围,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提起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象雄王国,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会感到陌生。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沙穿越千年,将这段公元7世纪之前的历史尘封于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为西藏文化和云南纳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亚和南亚三大文明精华的古象雄文明,时至今日却还依旧闪耀着光辉。
对于古象雄文化来说,要使其“活起来”,无法绕过一部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百科全书——《象雄大藏经》。然而长期以来,因其缺乏汉译版本,致使我国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比之下,国外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视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着我们去挖掘和梳理这一宝藏。
15、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 凤鼻头遗址为典型。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 凤鼻头遗址为典型。所有的遗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们的生产活动为捞取鱼类、猎取野兽、采集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并从事原始的农耕。据推知,这个文化遗址的主人是大陆南部至东南亚最早从事农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遗址中石器不多,遗物以陶器为主。年代约在1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与华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大致相当。大坌坑文化遗迹在大陆东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发现。考古学家推测:“我国东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绳纹陶器为代表的一种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环节。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