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上门洗车设备中华民国时期的蒲剧演出活动-平阳记忆官方

时间:2017年03月22日 | 作者 : admin | 分类 : 全部文章 | 浏览: 621次

中华民国时期的蒲剧演出活动-平阳记忆官方
黄河魂 中国根 这里是临汾!

广胜寺元代戏曲壁画
................................................................................................................................................................................
蒲州梆子是山陕梆子的直接传承者。民国初年庆祝共和时,民主革命人士景梅九在《罪案》一书中写道:“蒲州梆子腔,本来很有价值,成套的大戏,有在通都大邑看不到的。”将在晋南、晋东南沁水县、陕西韩城、黄龙等县王权2,以及河南三门峡、灵宝、陕县、卢氏、洛宁、渑池、义马、偃师等县流行的山陕梆子正式称蒲州梆子。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蒲州梆子与同源的同州梆子在板式、声腔、韵律上都还极其相似,无大的差异,演员可以相互搭班,有的演员既能唱蒲州梆子,又能唱同州梆子,两岸的班社还可以同台演戏,有的班社既演唱蒲州梆子,又演唱同州梆子,之后才逐渐显现出剧种间的差异鞠尚宜。
进入民国后蒲剧流入西北的班社之多,流行地域之广,远非清代所能比。以西安和兰州为中心,基本上是沿着丝绸之路往西进行。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入侵山西,较有名气的蒲剧艺人大都背井离乡,踏上了流亡西北之路,组建班社,以开辟新的演出阵地,在西北各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均有蒲剧的演出活动,确切数字现在已难统计。
在陕西西安,先后存在过的蒲剧班社主要有:
民国五年(1916),由蒲剧名宿杨登云组建的华晋舞台,实力雄厚、影响之大在同期的西北蒲剧班社中首屈一指,仅《公意报》所登演出广告的剧目就有五十余出。除蒲剧演员外,还有同州梆子、京剧演员,具有清末以来戏曲舞台所呈现的诸腔杂奏的遗风。
景民社,民国二十四年(1935)杨登云在西安建立的又一班社,虽只存在两年,但人才济济,经常出演的名角有筱九娃(陈九娃)、董银午、王存才、原筱亭等,孙广盛也曾经应邀作过短期演出,叫座剧目亦有五十余出。
兴云学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山西人张玉山组建上学歌简谱,存在时间仅为3年,但有两件事值得记述:一是该社首次将剧种名称简称为蒲剧,并且得到社会公认;二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上海胜利公司为该社演员竹叶青(李兴盛)、筱九娃(陈九娃)等艺人灌制了《匕首剑》、《五雷阵》、《骂关》、《三对面》、《捉放曹》、《打临潼》等18个剧目的唱片,为后世研究蒲剧当时的声腔留下了珍贵的音响资料。
民国二十六年(1937)秋,王存才联络在陕一部分演员,加上新逃难到陕的艺人,组建唐风社。主要演员除王存才外最大的麦穗,有马初生、贾悦发、八百黑、李成家、王兰芬、杨李敬、张贞祥、相小鳖、一声雷、王凤仙等二十余人。其演出剧目见于报纸广告者,有《清风亭》、《琵琶记》、《麟骨床》、《捉放曹》、《摘星楼》、《明公断》、《富贵图》、《渑池关》、《火焰驹》及《杀狗》、《戏凤》、《小放牛》等五十余出(图15),还编创、演出了《抗敌双奇缘》、《毒祸鉴》、《贪花镜》等时装剧。

晋风社亦成班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主要由前景民社成员楊登云、原筱亭、翡翠玉以及后来者阎逢春、任金柱、孙广盛、筱艳秋、舒明贵、杨明亮等组成,演出力量比唐风社稍强。常演出剧目有传统戏《忠保国》、《归宗图》、《忠义俠》、《红桃山》、《通天犀》、《回荆州》、《文武魁》、《青峰剑》、《会孟津》、《少华山》、《三劈关》、《龙凤配》等三十余出(图16),聘请社会贤达李逸僧、景梅九、王子钦等整理一部分旧戏,另创编、演出了《百灵庙》、《卢沟桥》、《赵家楼》等时装戏。

虞风社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由晋风社改组而成,主要演员有阎逢春、筱月来、原云龙、王云山,旦行主要由坤伶充台,有王秀兰、汪素云、筱凤兰、齐艳云等。报纸广告还以“全体艺员坤伶合演《双塔寺》”招徕观众,年幼的花旦几与阎逢春齐名。西安以外,把蒲剧的演出扩大到了咸阳、兴平、武功、眉县等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西安晋风社散班后,须生台柱董银午组织部分艺人转入陕南演出。晋南风陵渡过黄河即是潼关,翻过秦岭便是洛南县,距离不远,蒲剧演出早已有之。当地群众称秦腔为西乱弹,称蒲剧为东乱弹。蒲剧艺人到达后的第一台戏,是坤伶竹匠旦演出《柜中緣》等小旦、花旦戏。竹匠旦玲珑俊秀,演出产生轰动,被洛南谷城鎮大财主广福祥收买为私家班社“福祥社”,成员最多时达80人。所演传统剧目计有数十出,还移植了秦腔《三回头》、《三滴血》等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晋南抵宁夏的蒲剧班社名称不详,演出台柱铁头红,叫座剧目有《上天台》、《双塔寺》、《汴梁图》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邓靖声所撰《青海解放前的戏剧与电影》称:“蒲剧也早在一九二一年就进入了青海,本地人叫‘山西班’,但始终断断续续,影响不大。” 民国二十五年(1936)农历二月二日,西宁举办“药王会” 纪念古代名医孙思邈,兰州的“晋华社”曾到西宁山陕会馆演出,演员有阎逢春、筱月来、杨虎山、孙广盛、梅忠义、彭福魁、任金柱、六月鲜等。
甘肃兰州、平凉、敦煌、庆阳、武威、天水等地都有蒲州梆子戏班在活动,但有些小戏班组班时日短,活动范围柳下大小,影响不大,演出活动主要还是以几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
民国十五年(1926),张正海率同乐班到甘肃武威演出,主要演员曾有楊登云等,民国三十一年(1942)离开。
民国二十二年(1933)曹德胜等人在兰州组建晋华社(后改晋风社),初期有辛寅生等演员,后陆续加入阎逢春、杨虎山、王存才、孙广盛、筱月来、彭福奎、筱兰香等著名演员,阵容整齐,行当齐全,表演艺术高超,为兰州观众所称道,尤以筱兰香在甘肃演出时间为最长,影响甚大。一段时间内名家多不固定,往来奔波陕、甘各班社,而且所邀以飞机接送,因之晋华社声誉与日俱增98亿手办,演出时间长达十六年,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解放之时。
民国二十七年(1938)应酒泉山陕会馆之邀赴甘演出的蒲剧艺人,由狄农山组建“晋新社”,采用股份制而改名“共和社”,能演出剧目一百多本。该班在甘肃长达十年,直到解放时才散班,艺人陆续返回原籍。
民国三十一年(1942),晋新社成员狄农山脱离该社,自备戏箱,另组“全义社”。在敦煌西郊龙王庙开河大会上首演成功,遂定居城西会馆演出偃师民声。坤伶王银花的表演轰动瓜州,红极一时。
三十年代中期晋人在甘肃创建“晋声社”,初设兰州,后迁平凉东关,在平凉时间约7年。先以蒲剧为主演出,民国三十二年(1943)因秦腔演员搭班,更蒲秦合奏,誉满陇东。
新疆巴里坤有山西人修建的两处戏楼:关圣帝君庙戏楼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上门洗车设备,山西会馆戏楼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乌鲁木齐的山西会馆亦有关帝庙,庙会日期都是五月十三日,是否有蒲剧班社的演出活动却未见记载。已知蒲剧进入新疆最早者,是民国六年(1917)陕西商务会馆组建三合班于乌鲁木齐,蒲、秦合奏,历时十年。民国二十八年(1939),西安艺人田升在新疆乌鲁木齐组建新中舞台,蒲、秦合奏,较有名气的蒲剧艺人有须生车保儿、迪龙山等,演出剧目有《下河东》、《马武搬砖》、《五典坡》、《柳家坡》、《文王访贤》、《草坡面理》、《比干挖心》等,历时十年,名满北疆中信健康。建国后迪龙山应聘阿尔泰秦剧团任教师,终卒于该地,是蒲剧西流演出史上足迹行程最远的一位。
抗战期间,在西安与兰州,除本地秦腔等剧种外,还有蒲剧、京剧、豫剧、评剧等外来剧种驻足演出,形成了民族灾难之中,数种戏曲声腔共聚一地,相陈竞演,相互观摩学习、竞争发展的新格局。抗日战争八年,黄河封渡,蒲剧艺人难以返乡才女雅芬,不得不久居西安、西北,加上其后的三年解放战争,蒲剧实际在西北以整体形式存在了十多年。其间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一直未曾中断许明杰,各个剧种都从中获益不少,蒲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移植了秦腔《三滴血》、《鸿鸾禧》(《棒打薄情郎》)、山二簧《清风亭》,京剧《四进士》、《扈家庄》、《通天犀》、《九江口》等剧,丰富了上演剧目;革新、增加了伴奏乐器,增强了蒲剧的音乐表现力;服饰、化妆、道具也多有进步。这些表演形式上的美化都是到达西安、兰州这些大都市后,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直接变化。
抗战前夕,河南卢氏县城薛家巷引进洛宁上弋蒲剧班社的主要演员大净娄来阳,二净来谋、天新,须生新友,花旦红菊花小翠、武旦森娃,加上随后从山西来的须生董银午、李纪娃,武生绕天红念亲恩歌词,小旦一千三,老生李海水等。日寇侵占晋南后,河南灵宝、陕州亦陷落,卢氏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边缘,紧接陕西洛南等县,未被日本人占领,战时俱归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管辖,因此也成了蒲剧艺人逃难演艺的地方魅龙姬。陕州、灵宝、晋南不少艺人来此,一时人才济济,蔚为大观,演出剧目多达二三百本,文唱武打,水平上乘,这种兴盛局面一直保持十余年未曾间断。
民国二十九年(1940),国民党部队傅作义部驻守归绥,受共产党的影响,坚决主张抗战,在五原一带与日寇激战并取得胜利。北方各地、尤其是晋南的青年知识分子,慕傅将军英名,纷纷奔赴归绥,其中不乏文艺人才二二六兵变。傅作义秘书阎友文,干训团经理室主任谢自元,从青年学生中挑选了一些会演唱蒲剧者,排练了《出棠邑》、《杀府》、《卖布》、《激友》、《祭灵》、《刺秦》、《舍饭》、《拾玉鐲》、《大观灯》、《三对面》、《三上轿》、《二进宫》等折子戏。傅作义观看了演出,同意成立“唐声业余歌剧社”。演职员计四十余人,主要演员有小旦王元恺、须生屈兴成,小生舒明贵,丑角吴永胜,行当齐全,先后排演了折子戏四五十个,本戏近三十出,还有重点表现特技的武戏,象《如意钩》的耍火球,《塔子沟》的跳火圈,《狮子楼》、《翠屏山》的劈刀,《吃瓜》的短打,《双打虎》的血彩,皆是技艺高超之表演。舒明贵《小宴》中的翎子功,陕坝各剧团无人能比,《杀驿》中屈兴成的帽翅功,运用得恰到好处,《盗灵芝》中张引成的打出手干净利落词圣是谁,《藏舟》中王元恺的撐船别有特色,蒲剧的演剧活动有声有色。在演出传统戏的同时,“唐声歌剧社”还演出了《卢沟桥》和根据傅作义部在百灵庙与日寇激战取得胜利编写的《百灵庙》等时装剧,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后,唐声社先后迁往归绥、张家口。因人员分布在陕坝、呼和浩特和张家口三地,演出力量受到削弱,不得已和一个中路梆子剧团同台演出。民国三十七年(1948)秋进入北京,因战局关系,演出时断时续,直到北京宣告和平解放为止。
民国三十年(1941)八月,国民党第二战区解县警察局长李醒民召集流散艺人,创办了“克难坡文宣先锋剧团”,又称“醒民剧团”,活动于运城周围。李醒民主张抗日,该团经常随军同日寇作战。抗战结束,民国三十六年(1947)解县解放,剧团部分演员到运城与文宣二队合并。
日寇侵占晋南平川地区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撤退至吉县南村坡(阎改称克难坡),起初所属部队有些辖有剧团,局势稳定后,吸收私人戏班艺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8月分别改编为五个文化宣传队,隶属司令部军需处盘桓的意思,正、副队长及政训员由军需处委派,与主要演员均授予军衔。“文宣一队”、“文宣二队”和“文宣五队”为演唱蒲剧的班社,除服务部队外,主要活动于临汾西山的吉县、乡宁、蒲县、隰县、永和等地。一队有演员曹福海(生)、“雪里梅”(张金榜,旦)、牛俊杰(旦)、阴麒云(生)及尚在少年的原月仙(旦)、曹洪文(旦)等,能演传统戏百十出,其中曹福海在《八蜡庙》中的腿功令人称道,后半出还唱梅花调;《双官诰》中雪里梅的“甩翠”別有特色;《抱火斗》中的带彩给人印象深刻。文宣二队有演员巩子章、吴成群、屈登全、樊铁城、席留根等。翌年春停止军事供给后,文宣二队下山到襄汾古城一带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分为两部,一部分人南下运城,另一部分仍然活动在襄汾古城一带。文宣五队由艺人和部分士兵组成,随二战区六十一军驻浮山。主要演员有景留根(生)、乔仙惠(旦)、张德功(丑)、侯森林(旦)等。演出场次少,剧目也贫乏,加之管理不善,多演出几个主要演员的拿手戏,日寇投降后,随军进入临汾城,改由同志会临汾分会管辖,由服务性演出改为营业性演出。因活动仅限于城内,演出少,收入甚微,民国三十五年(1946)冬,聘请了名伶尧庙红(宋友梅)、任合心、琴师宋清河等,情况稍有好转。次年,文宣一队的曹福海、呼东明、雪里梅(张金榜)等加入,实力大增。临汾解放后,改建为临汾县人民蒲剧团。
抗战期间,晋南平川地区沦陷,国民党第二战区实际控制的地区狭兰溪教育网小,人口不多,直接影响到蒲剧班社的生存唱k小鱼仙,艺人只求有饭吃,谈不到艺术上的提高,更谈不上蒲剧事业的发展。与此相反,解放区的人民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毒奶色关注戏曲的发展,于战火中陆续筹建人民的戏曲表演团体,并且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发挥了戏曲的宣传教育作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墨遗萍在延安成立了“南区合作社蒲剧团”,多次为中央首长演出,毛泽东还亲自点戏。演出剧目主要有二净王茂林的《武大郎托梦》、《取洛阳》;须生许民智的《出棠邑》、《杀驿》;青衣来喜的《三上轿》等。
民国二十九年(1940),洪洞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第一高小,县政府教育科的何子坚(后更名赵乙)以视导员的身份,经常到该校为师生教唱抗日歌曲和蒲剧,学生学会了《藏舟》、《杀庙》、《斩单通》等蒲剧折子戏。民国三十二年(1943)五月,该校的应届毕业生被集体输送进太岳根据地专门培养文化干部的太岳中学。学校从敌占区搞来两副半新不旧的戏箱,组建了太岳中学业余蒲剧社。时调任212旅宣传队队长兼导演的何子坚亦经常在战斗间隙前来参与指导。排演的第一个剧目为歌颂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岳飞传》。当年12月在安泽唐城为1200名决死纵队的指战员演出,四乡的百姓也来聚观,露天舞台下足有数千人。当演到风波亭秦桧严刑拷打岳飞父子,直至将他们迫害致死时,部队将士和普通观众齐声高呼:“打倒汉奸卖国贼!” 气氛非常热烈,演出产生轰动。民国三十三年(1944)冬,该社先后到沁源为太岳地委、太岳区党委召开的群英会演出;接着又排演了何子坚、郝光农编写的《太平天国》为主力部队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寇投降后,剧社随陈赓部队在洪洞演出三个月,同时排演了《取大名》、《劫狱杀家》、《林冲夜奔》、《闹渭州》等历史故事戏。民国三十五年(1946)内战爆发后,剧社随部队在沁源、沁县、阳城、沁水、安泽、浮山及同蒲沿线的临汾、洪洞、赵城、霍县等地辗转演出近百场,受到部队指战员以及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全国解放后,这批学生中多数人走上了各地文化部门的领导岗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太岳中学业余剧社所排演的剧目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绝大部分剧目都是描写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战斗和外敌入侵时爱国者在人民支持下的抗击斗争,用来鼓舞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斗志。
民国三十二年(1943),襄陵县(今属襄汾)抗日民主政府召集部分艺人,选拔文艺骨干,组建了襄陵县民主剧团。为配合粉碎日军对太岳根据地塔山一带的围剿,演员经常或搭家戏班演出,或扮作吹鼓手帮办红白喜事,或化妆成说书人串乡走村,深入敌占区撒传单、贴标语,瓦解敌人,为游击队收集情报,采购物资。同时还利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将《教子》改为教子参军;将《祭灵》改为祭奠抗日烈士闽侯龙泉山庄,进行抗日宣传,发挥了文艺武器的战斗作用。民国三十七年(1948)十月该剧团与条西中学宣传队合并整编为十一分区胜利剧团。在解县县城(今运城盐湖区解州镇),配合土改演出《刘胡兰》、《血泪仇》,协助当地召开万人诉苦大会;在平陆县城演出《征粮恨》,感人处有一战士愤而开枪,幸未伤及演员;在运城为南下干部演出时,观众争相观看挤塌围墙;解放临汾时赴前线慰问演出,鼓舞士气,胜利后进城祝捷,连演十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冬,太岳二分区派员接收绛县新生剧团,经整顿改名翼城人民解放剧团,随军转战于南同蒲铁路沿线战场,打仗时抬伤员,送弹药,为部队和群众慰问演出,曾受到徐向前、王新亭等军政领导人的嘉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前后,解放区的蒲剧团体先后演出了由墨遗萍创作的《正气图》、《青田县》、《乞巧图》、《河神娶妻》等剧,在山西及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实为建国后蒲剧剧目革新之先声。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

文章归档